太原:工地噪声扬尘防控用上“电子眼”

2025-05-07

  连日来,细心的太原市民发现,许多施工工地装上了“电子眼”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在这个设备电子屏上,工地实时PM2.5、PM10浓度以及施工噪声监测值,让人一目了然。

  施工工地扬尘和噪声是影响太原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为深化重点单位噪声扬尘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太原市政府决定,全市中心城区现有扬尘重点单位须在今年5月底前全部建设(更新)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完成监控数据联网上传任务。

  分区分类分级安装“电子眼”

  太原市明确,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范围内,占地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且施工周期(剩余施工周期)超过90天的施工工地须安装1台(套)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每增加5000平方米须加装1台(套)设备。

  太原市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周围1公里范围内,施工周期(剩余施工周期)超过45天的涉及土方施工的工地,须安装1台(套)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该范围内施工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每增加3000平米加装1台(套)设备。

  太原市中心城区线性工地长度大于3千米,且施工周期(剩余施工周期)超过90天的市政道路、绿化、河道改造等线性施工工地安装1台(套)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每增加3千米加装1台(套)设备。

  扬尘治理由“人治”走向“数治”

  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涉及点多、面广、线长。为切实提升科技治尘水平,促使工地扬尘治理由“人治”走向“数治”,太原市要求各施工工地安装β射线噪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客户端、手机APP,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当环境监测参数超出阈值时,在线监测系统会向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同时抓拍当前位置施工现场图片,叠加当前环境数据,在平台显示报警情况。”太原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崔阳告诉记者。

  据介绍,太原市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以工地周边3公里范围内国控、省控、微观站等数据均值作为背景值,并依据背景值的不同,分别设置超标报警规则:

  当PM10背景值在0—50微克每立方米之间时,项目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PM10数据超过200微克每立方米的,判定为超标;

  当PM10背景值在50—100微克每立方米之间时,项目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PM10数据超过背景值4倍的,判定为超标;

  当PM10背景值在100—150微克每立方米之间时,项目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PM10数据超过背景值3.5倍的,判定为超标;

  当PM10背景值在150—300微克每立方米之间时,项目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PM10数据超过背景值2.5倍的,判定为超标。

  当PM10背景值大于300微克每立方米时,不作判定。

  推动建立三级动态报警体系

  “一旦超标报警,我们将对监测数据变化及报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实行扬尘污染问题移交-整改-反馈-核查-销号闭环管理,推动建立三级动态报警体系。”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杨继生介绍。

  超标1小时为一级超标报警,平台通知施工企业责任人自查自改,并反馈整改过程和整改结果;

  连续超标2小时为二级超标报警,平台通知县(市、区)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城乡管理、住建、园林、水务、交通等)监督整改,并反馈整改结果完成销号;

  连续超标3小时为三级超标报警,平台通知市生态环境部门及市行业主管部门(城乡管理、住建等)进行现场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并反馈,扎实推进高质量闭环整改。

  一级超标报警和二级超标报警由太原市城乡管理局牵头负责问题移交和监督处理,三级超标报警由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负责问题移交和监督处理,必要时实施联合监督处理。

  来源:中国环境


阅读0
分享